常住人口突破1100万!长安区居榜首!石家庄人口普查公报发布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5月31日消息,搜狐焦点获悉,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已顺利完成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并发布《石家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共11235086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1071298人,增长10.54%,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全市常住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3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家庭户3639157户,集体户226291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2010年减少0.6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0.07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分地区看,各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人口有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县(市、区)依次为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新华区、鹿泉区。与2010年相比,城区人口所占比重增长7.97%,其中主城区人口所占比重增长7.65%。
10年来,我市人口在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征。
性别结构趋于平衡。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34151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5600935人,占49.8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59,比2010年上升0.35。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0253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12710人增加为20118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89年提高至10.76年,文盲率由2.33%下降为1.42%。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我市发展高等教育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的政策效果。
老龄化进度逐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力负担面临加重趋势。与2010年相比,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9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8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73个百分点。
人口流动更加活跃。在全市常住人口中,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52.8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26.90%,流动人口增长162.75%。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迁移流动创造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10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884379人,占70.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50707人,占29.82%。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739246人,乡村人口减少1667948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9.56个百分点,10年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96个百分点。
以下为人口普查数据详情:
1、常住人口总量
石家庄市常住人口为11235086人。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63788人相比,增加1071298人,增长10.54%,年平均增长率为1.01%。
2、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639157户,家庭户人口为10259382人,集体户226291户,集体户人口为97570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 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5人。
3、地区人口
24个县(市、区)中,人口超过80万人的县(市、区)有3个,在50万人至8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7个,在2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11个,少于20万人的县(市、区)有3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县(市、区)合计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为38.75%。
4、地区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4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人口有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县(市、区)依次为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新华区、鹿泉区,分别增加335506人、277525人、217631人、176938人、155343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区[5]人口所占比重增长7.97%,其中主城区人口所占比重增长7.65%,其他县(市)人口所占比重减少7.97%。
5、全市人口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34151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5600935人,占49.8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59,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0.35。
6、分县(市、区)人口性别构成
24个县(市、区)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5以上的县(市、区)有3个,较高的为元氏县107.48;在103至105之间的县(市、区)有3个,在100至103之间的县(市、区)有11个,在100以下的县(市、区)有7个,较低的为裕华区93.76。
7、全市人口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168697人,占19.30%;15-59岁人口为6991115人,占62.2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75274人,占18.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4856人,占12.8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4.0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9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8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73个百分点。
8、各县(市、区)人口年龄构成
24个县(市、区)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县(市、区)有5个,在60%-65%之间的县(市、区)有5个,在60%以下的县(市、区)有14个。
各县(市、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均超过7%,其中,12个县(市、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
9、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0253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5940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4848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3747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12710人增加为20118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7093人减少为1655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0830人减少为3425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9549人增加为19915人。
10、平均受教育年限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89年提高至10.76年。
全市常住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的县区有5个,在10年至12年之间的县区有4个,在10年以下的县区有15个。
11、文盲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5923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7794人,文盲率由2.33%下降为1.42%,下降0.91个百分点。
12、城乡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884379人,占70.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50707人,占29.8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739246人,乡村人口减少1667948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9.56个百分点。
13、流动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5]为3899492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6]人口为970762人,流动人口为292873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522392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406338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了2356999人,增长152.8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了542920人,增长126.90%;流动人口增加了1814079人,增长162.75%。
新闻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谢玛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