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零售店与VR的交集将成为实体店的未来

搜狐焦点水冰枫 2016-12-23 14:34:1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VR+零售 数据统计展现出的曙光 不少人仍会记得高盛今年一月发表的那篇VR及AR的业界报告,其中提到的一些实例包括:2014及2015年有至少35亿美元资本投进了相关产业,还预测使用VR的零售业盈

  

  VR+零售

  数据统计展现出的曙光

  不少人仍会记得高盛今年一月发表的那篇 VR 及 AR 的业界报告,其中提到的一些实例包括:2014 及 2015 年有至少 35 亿美元资本投进了相关产业,还预测使用 VR 的零售业盈利到 2025 年会达到 16 亿美元,用户数至少是 3300 万,其他与 VR 相关的地产、医疗盈利会分别达到 26 亿、51 亿。他们的结论认为 VR 和 AR“有潜力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像个人电脑那样改变世界,并期待能创造新的行业,并对现有产业进行颠覆。”

  

  高盛对于 2025 年 VR 相关应用盈利的预测

  消费者对于 VR 购物的兴趣非常之高,Ericsson ConsumerLab 的报告就显示相比于目前的网上购物,消费者更渴求能够看到商品的实际形状和大小——这对 VR 来说是天生的优势。

  另一份资料来自于著名数据公司 Nielsen,他们统计了 8000 名美国的成年人(18-54 岁)对于 VR 设备的兴趣,调查显示有超过 25% 的人会在下一年购买 VR 设备。这些人对销售者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相比平均观看电视的人,这些人会从五个及更多的电视频道订阅内容,这意味着他们看电视的时间高于平均数 8%,在线时间长 7%,这些人购买新产品和服务的频率也更高。

  

  Nielsen 统计消费者对科技了解程度的报告,红色代表对科技了解,蓝色代表对科技只是有兴趣的确有很多零售商在准备或者已经推出相关应用了,比如宜家的 VR 设计厨房,北美的家用五金器械零售巨头 Lowe's 的 VR应用“Holorooms”,还有去年“北面” North Face 在韩国的一家门店为顾客设计了一套在北极滑雪的 VR体验。不只是传统零售门店,电子商务公司们也很积极。阿里巴巴早些时候在移动端推出的 Buy+ 项目,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京东也推出了基于 Google Tango AR 的 JD Dream。

  数据显示,Buy+ 推出不到一周,有八百万名消费者尝试,到双十一时还有显著增长对于阿里的尝试,西方的一些报告的形容却不都是正面的,Alizia 就形容这种购物体验“超现实和孤独感并存”。或许这给后来者的启示是社交元素的加入。

  此外阿里告诉我们,Buy+ 的使用者大多是年轻人和科技相关人士,更具体地说,四分之三的人年龄在 36 岁以下。

  摆在眼前的成本问题

  只有阳光的生活可能并不是优质的,对于 VR 乐观的期待,《华尔街日报》认为“VR 对于用户的身体技能提出了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带来的不是舒适。而对于零售商来说,配置相关系统需要额外的人力、财力等资源。”

  他们所指的额外成本是怎样的呢?根据《VICE》的报道,仅仅一款商品的建模成本就大约是 20 美元(包括将产品图片渲染为 VR 模型,或者直接从生产商的 CAD 文件修改)。

  阿里巴巴虚拟和互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袁岳峰说:“高质量的建模,不仅要还原立体效果,还要尽可能的恢复商品原本的材质,布料柔软和飘逸度,甚至是光影——根据不同面料反射出的光亮,都是高水平建模的表现。”

  如何快速低成本捕获 VR 内容仍是一个核心挑战。“目前一个商品建模要 20 元美金“,袁岳峰表示,Buy+ 上线后,实验室将会把重点转移到“造物神计划”。

  “造物神计划的目标是实现低成本商品建模,我们在密切观察这些商品数据,如购买转化率等,了解 3D 建模是否有助于提高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阿里相信这个成本未来会降低至 1 美元。

  阿里巴巴为了不影响 Buy+ 合作的梅西百货正常营业,全景拍摄是在营业结束后进行,商场场景拍摄只用了 5~10 分钟便结束。袁岳峰说,主要的时间还是花费在商店商品的重新布置,设备架设上。“基本上每个实体商店要花费 4 个小时。”

  尽管如此,世界上较大的零售业行业协会——美国零售联合会的专家们强调最早涉足者能够短期内在公关和市场上发一笔横财。帮助企业提供全球扩张咨询服务的 MonoPoint 公司总监就是其中之一,“VR 可以令实体零售商与电子商务之间鸿沟变小。”

  在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帮助实体零售店能够迅速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通过消除线上线下的界限,我们也相信 VR 对实体零售店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机遇,而非终结。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