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2020年新华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搜狐焦点石家庄官方 2020-04-02 15:07:5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奋力谱写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9日在石家庄市新华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振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华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立区、项目强区、改革兴区、民企活区、品质靓区、生态优区、惠民安区”,以创先争优、追求先进的标准和状态,努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取得新成绩。

这一年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凝心聚力抓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集中精力抓产业、上项目、促招商,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9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3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位居市内区排名前列。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总投资887亿元的37个区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总投资377亿元的11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实现投资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71%。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上门招商,新签约项目68项,拟引进资金186亿元,到位资金73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72亿元。中石化河北天然气销售公司、万豪酒店、恒大农业等行业百强企业落户我区,新能源汽车中控系统实验室、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产业试点等合作项目成功落地;组织新华集贸中心市场企业组团到北京“大红门”对接招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一大批品牌商户签约入驻。

这一年我们应对转型升级挑战,坚定不移抓产业,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始终坚持产业立区的发展导向,进一步明确了“2+2”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不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中央商务区(新华片区)建设进展迅速,完成全部居民住宅和4家公产单位征收拆除任务,实现净地交付,北区地下公共空间和金融商务楼开工建设。民族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成效明显,作为全省少有步行街入围“全国示范步行街”评选,获得国家商务部领导高度评价;新华集贸中心市场荣获“改革开放40年全国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市场”荣誉称号,线上线下成交额近500亿元。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省创新能力评价中,由B类县区跃升至A类县区第3名,获得奖励资金500万元;全年争取省、市科技项目52项,专项资金2501万元;新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5家,认定数和完成率均位列市内区排名前列。

这一年我们克服老旧城区短板,多措并举抓建管,城区形象更添魅力。全力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十大工程”,投资8000余万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01个,惠及居民近5万户;太行机械厂旧城改造进展迅速,完成977户居民的征收工作,占私产征收任务的94.3%;充分保障热源供应,改造供热管网75万平方米,供暖效果明显好于去年;维修养护道路25条,启动大马村和滨华路雨污管网改造;完成棚改开工任务965套、建成任务1122套,城中村改造工作全市排名排名前列;新建改建便民市场5个,打造街旁游园6个、绿化样板街道4条,完成中华北大街景观整治提升。完善智慧城管新模式,智能识别系统成功上线,实现“网上智慧办案”,处理各类案件1.6万余件,结案率99.96%,全市数字城管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清理各类积存垃圾12万方,实现了积存垃圾“动态清零”;在193个小区和100个单位实行生活垃圾直运,垃圾分类覆盖全区所有小区和中小学。深度实施“以克论净”保洁模式,水源街清扫班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开展了十五项专项整治行动,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解决,在国家暗访测评中取得优异成绩。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省级年度复检市内区排名前列,未成年人实地测评全省排名前列。深入开展“1+5”专项整治行动,省市下达任务全部完成;在全市率先完成“四区一线”违规建设排查整治,大棚房整治工作代表全省通过国家验收,房地产遗留问题解决进度市内区排名前列。

这一年我们直面污染防治严峻形势,全力以赴抓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始终坚持把大气污染这个“心肺之患”作为重中之重,对区大气办进行机构重组和职能强化,组建“五组一队”,成立重点区域工作专班;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督导巡查“日通报、周排名、月总结”等制度;完善“探源锁排、查治一体、靶向治污”的生态环境精治平台,实现对辖区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科学分析和有效治理。统筹推进“车、尘、气、煤”治理,完成103辆重型柴油车尾气净化,重点区域车辆严控严管形成长效机制;36个在建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道路机扫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拆除学府支路临建餐饮55家,重点区域内132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严格落实36家涉气工业企业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完成305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常态化开展“散乱污”企业和散煤专项整治,实现“动态清零”;各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完成。2019年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综合指数7.04,同比下降3.2%;PM2.5年均浓度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改善率全市第二、市内区排名前列,两项指标均历史性退出全省倒二十。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垃圾50吨,关停自备井62眼,实现建成区污水处理全覆盖。高标准完成造林任务1300亩,造林绿化面积和绿地净增量市内区先进。

这一年我们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千方百计解民忧,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全年民生支出2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7%,10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1.9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86%。顺利承接22大类医疗保险经办业务,职工医保新增参保人员4.4万人,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和待遇发放全市排名前列。深入推进“集团化、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新增党家庄小学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占比达80%,省委主要领导视察时给予高度评价;进一步扩充教育资源,投用弘石湾配建小学,改造北苑小学,开工新建明珠花苑和于底配建小学,7所配建幼儿园主体完工;创建普惠性幼儿园7所。深化与海淀区教育交流合作,举办了校长论坛、课堂教学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圆满召开首届新华海淀教育合作交流年会。同市二院强强联合,组建全省排名前列城市医疗集团,列入省民心工程,全市医疗集团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新建小微型嵌入式社区照护中心和老年人助餐点10家,问道康养社区先后受到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文化惠民“三个一百”目标超额完成,安装10个笼式篮球场、103条健身路径,举办新华区首届冰雪运动会,荣获“全省体育工作较佳区”荣誉称号。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全市先进,圆满完成保险接续工作目标,建成“双拥共建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被评为“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先进区”。稳妥快速抓好卓达非法集资和“轻易贷”案件处置,金融风险有效化解。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民族宗教工作代表全省顺利通过中央督导组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第二,社会稳定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被评为“全省基层平安建设先进区”。

这一年我们扛起全面深化改革责任,持之以恒抓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效能优势逐步凸显。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北苑、西苑两个试点街道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有力推动了执法力量下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15个村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取消证明事项29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一网一门一次一窗”办理,成为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试点区;在全国创先实施“企业注册一网直通”,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政银合作”审批模式全省先进,企业注册“十分钟”服务圈初步形成;在全市创新实施“预约办理、远程视频勘验和二维码申报”模式,130个审批事项实现预约办理,80%的审批事项实现“远程视频勘验”,94%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同比增长14%,排名市内区排名前列。此外,“七五”普法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人民防空、妇女儿童、统计、老龄、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三深化、三提升”、机关“效能革命”和“双问计”活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9件、政协委员提案90件,按时办结率100%;办理区长公开电话、网民留言5.8万件,按时办结率99.6%。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实现审计监督范围、对象“两个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大事多、难事多,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好事多、喜事多,成绩显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坚持讲政治、转作风,顾大局、勇担当,在压力中前行,在考验中奋进,在爬坡中蓄势,全区上下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大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携手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新华区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面临“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双重任务,支撑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二是城区品质有待提升,补齐基础设施欠账还需时日;三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四是民生领域仍存在一些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排名前列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年、攻坚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实干兴区的优良作风,把准方向、拉高标杆,不断增强工作的拼劲盯劲狠劲韧劲,敢于跟高的比、同快的赛、与强的争,全力在各领域拼搏冲刺、攻坚决胜,推动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实现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度融入全省“三件大事”、全市“四种类型经济”,大力发展“2+2”现代产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化拓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拼搏奋进,创先争优,努力打造“一优三高”协调发展示范区,奋力开创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华贡献。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0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实现以上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升级,在发展城市经济上攻坚突破。围绕市委提出的大力发展“四种类型经济”要求,不断提升“2+2”产业高度和竞争力,推动我区产业从数量增长、中低端定位向高质量发展、中高端引领转变。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开发商圈体验经济,高标准打造东购广场、中储广场、华林国际商业广场“三个商圈”,在西三庄、大郭、赵陵铺路街道高起点谋划“三个商圈”,加快实体零售与其他服务业融合,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经营特色、文化特色的街区和商圈。重点扶持苏宁智慧小店网络平台、光之翼智能机器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依托中央商务区,积极促进保险证券、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创投基金等机构落户,推动金融业集聚发展;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积极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引进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结算中心等高端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今年至少新增1座亿元楼宇。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继续实施新华集贸中心市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为契机,加快推动民族路步行街硬件提升和业态调整,培育一批名牌店、退税店;积极推进与快手、抖音等线上平台合作,拓展网络批发零售业务;加快金华停车场烂尾楼处置,力争启动新尚元、服装大世界片区改造升级,逐步形成集商品展示、电商交易、VR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商贸中心。全力打造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产业园,建立政策落实绿色通道,吸引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入驻园区、聚集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物流产业向现代化发展。进一步繁荣夜经济,谋划建设1—2个特色街区和夜经济商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夜经济消费活动,促进消费升级。

加快新兴产业壮大。积极推动中央商务区建设,围绕2020年初见形象目标,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争取列入省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抢抓总规修编契机,超前谋划杜北片区、大郭区域和石津灌渠沿线特色经济带建设,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调动发挥主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瞄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打造城市“文化客厅”为目标,积极对接华强、华侨城等知名文创企业,创新发展一批文化新业态,唱响一批文化新品牌,打造省会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加快生态产业培育。积极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依托双星种业等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延伸“科技育种-种植示范-产品展示”产业链条,建设省会瓜菜育种创新基地,打造科技型都市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西北部生态环境优势,突出观光体验、旅游休闲功能,培育扶持一批都市农业产业项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规模,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二)聚焦投资拉动,在提高质量效益上攻坚突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加快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格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安排区级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855亿元,计划投资82亿元。其中,计划开工项目9个,续建项目16个,前期项目15个;争列市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352亿元。重点推进西三庄、小安舍、于底、柏林庄等4个千亩片区建设,加快华融府、中冶广场等68万平方米高端商业商务楼宇建设,形成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项目分包责任制,抓住项目审批、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实行项目问题清单管理,着力化解制约因素,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深入谋划“十四五”战略支撑项目,确定一批事关新华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利用好外地企业在省会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的有利契机,深入对接和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和金融、保险、信息、文化类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今年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2个,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个。进一步健全完善投资接洽、考察对接、立项报批、项目跟踪、政策落实等投资促进机制,对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实行专人联系、跟踪对接、全程协调的保姆式服务,对街道、村居实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推动全区全域大招商、招大商。

全力实施入企帮扶落实三级包联制度,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限上贸易企业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逐企建档立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准帮扶企业,线上依托省政企服务平台,密切关注321家平台企业需求,确保问题答复率100%,企业满意度100%;线下定期入企走访,专人跟进服务,积极为企业争取资金、政策、人才等资源。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通过推动市场主体规范提升、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三)聚焦改革创新,在增强发展动力上攻坚突破。坚持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在改革创新中打破瓶颈制约,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解决“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问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区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制定区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任用办法,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村办集体经济组织监督管理,建立统一的“三资”监管平台,实现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合同的动态管理;强化与银行直联互通,实现对集体资金全过程监管。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新兴产业上实现突破。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探索建立“研、产、销”分离的高科技企业合作模式,推动各类科研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壮大。深化“人才绿卡”制度,深入落实“名校英才入石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加快推进“一网通办”“用信加速办”“审批定制办”“服务基层办”,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全面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严禁收“过头税”和巧立名目乱收费,实质性减轻企业负担。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聚焦形象品位,在提升城区建管水平上攻坚突破。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区,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区,全面提升城区品质形象。

提速城区建设。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继续实施水、电、暖、气、路“五网同治”,改造老旧管网,完善城区功能。高标准实施6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解决安全问题,完善居住功能,提升小区品质。实施197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让居民住上“里子”热、“面子”靓的“新房子”。加快实施太行机械厂宿舍片区征收,力争启动省电影公司宿舍片区改造,推进钟家庄、市庄等4个村安置房开工建设。积极跑办康庄、赵三街、市庄、高柱4个城中村改造前期工作,力争年内有实质性进展。

提标城区管理。持续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巩固提升文明城创建成果,努力在长效管理、防止反弹、创出特色上下功夫,实现全域管理精细化,打造省会“最整洁城区”,确保通过国家技术评估。深化“智慧城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扁平化模式和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优势,真正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反馈、早解决”。深化门前三包“红黑榜”机制,逐步实行“门前三包”二维码公示,探索将“红黑榜”与社会诚信档案挂钩,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落实垃圾分类试点,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深入开展“1+5”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实现“动态清零”。继续推进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化解,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质城区容貌。大力推进省级“美丽街区”创建,打造新合作“美丽街区”,对区域内环境、卫生、绿化、交通、道路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实施中山公园和石太公园景观提升,新建2个街旁游园,打造植物园路、石清路2条绿化样板街道,对北新街、誉宏路2条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改造提升城区绿化景观。新建改建3个标准化便民市场、3个市民服务中心和3个生鲜超市。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在城区主次干道合理规划布局,增加公厕数量。

    (五)聚焦污染防治,在改善生态环境上攻坚突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华。

纵深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化“两散”治理,巩固散乱污企业和散煤整治成果,持续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动态清零”。深化“扬尘”治理,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作用,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规范渣土车运输管理,加强企业料堆整治,全面消除黄土裸露。深化“车油气”治理,加强过境重型柴油车严控严管,大力推进国Ⅲ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加强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和黑油罐车;全面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加强涉VOCS企业治理和餐饮油烟治理,完成辖区所有燃气锅炉的低氮改造,确保达标排放。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差异化管理办法,落实好排名通报和考核奖惩机制,全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确保综合指数和PM2.5年均浓度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持续前移。

纵深推进水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要求,全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整改;持续做好水生态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年内全部关停城镇集中供水范围内具备条件的自备井,确保出境水质断面考核稳定达标。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预案,深入开展城乡面源污染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

纵深推进精准治污、铁腕治污。强化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依托生态环境精治平台,利用环保雷达、走航监测、无人机巡航等科技手段,构建常态化、精细化、全覆盖的污染源排查治理和数据分析体系。完善“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监管向基层末端延伸,从源头上预防和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坚持督查和巡查、明查和暗访、环境监察和联合执法相结合,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执法态势。

(六)聚焦人民福祉,在补齐民生短板上攻坚突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交好民生答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收获更多幸福。

实施“兜底扩面”工程。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面扩大社保覆盖面,持续做好退役士兵保险接续,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稳步增长。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原则,整合五项社会保险业务和就业失业、用工备案登记业务,推进“一门一次一网”办理。认真做好特困供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政策托底,全面提高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子女资助标准,切实织密帮扶救助网底。

推进“教育强区”战略。着力提升区域教育承载能力,建成明珠花苑小学,开工新建聚新路学校、尚宾城配建中学和弘石湾等4所幼儿园,绿城配建小学和荣盛御府配建中学实现主体完工;筹办6所公办性质幼儿园,创建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缓解区域教育资源紧张矛盾。开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行动,用好海淀学业质量评价课题成果,积极开展学科素质观摩展示活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

加快“健康新华”建设。深化“四医联动”改革,做强新华医疗集团,加大技术帮扶与骨干培训力度,打造10个以上特色医疗服务科室,培树50名全科特色医师;依托新华医疗集团数据网络,打造远程医疗诊断平台,提高基层首诊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基层妇幼健康公益服务,为1.5万名适龄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指导服务。积极探索医养结合连续服务模式,打造排名前列安宁疗护服务中心。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谋划建设1家不少于200张床位的公办养老机构。

开展“文体惠民”行动。加快建设区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云平台,创建省会艺术高校志愿服务基地。举办基层文艺辅导及“七进”演出活动不少于100场,为10个老旧小区安装健身路径,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和体育健身需求。举办新华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努力实现青少年校园冰雪体验全覆盖。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今年首次尝试由人大代表票议民生实事项目,我们将按照大会票决意见,逐项分解落实,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同时,深入落实省、市民心工程,惠及更多群众。

(七)聚焦安全稳定,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上攻坚突破。坚持把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千方百计“守底”“保底”“托底”,全力以赴防风险、保稳定、促和谐。

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联化解机制和集中大接访机制,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从根源上化解信访隐患。进一步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优抚安置、就业创业、帮扶救助各项政策。强化金融领域风险排查防控,做好卓达和“轻易贷”非法集资处置、网贷机构风险整治、融投风险化解等工作,严打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持破案攻坚、打伞破网,打造“无黑”城区、平安新华。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以构建“大应急大安全”体系为目标,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和部门街道安全生产权责清单,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健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机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应急指挥中心投入运行,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防灾救灾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创新加强社区治理。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重点构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等“六位一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体系,成立街道和社区物委会,配备社区物业管理员;加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规范管理,建立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会议制度,明确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沟通、协作、监督、共治等事项。在朝阳社区、宁安社区、泰华街社区和所在街道开展试点,探索物委会、业委会统筹管理运行机制、不同类型小区治理办法、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工作方法,初步形成可学可看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加强“红色物业”创建,在逐步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的同时,规范“红色物业”小区内部及周边停车位,实施148个“红色物业”小区绿化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红色物业”服务水平。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起点、新目标,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在谋事中求发展、干事中树形象、成事中赢民心。

忠诚坚定,从严治政。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斗争精神,把党的领导贯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尊崇法治,依法行政。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将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向纵深推进。坚持和完善政府常务会、党组会学法制度,施行政府系统干部任前宣誓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更好发挥法律顾问制度作用,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加强政协民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务实高效,为民执政。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全部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所有精力用到抓落实中,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弘扬“攻坚一起上、创业一起干”的奋斗精神,坚持遇到问题不回避、碰到难题不推诿,看准的事说干就干、定下的事干就干成。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将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让人民幸福的底色更加浓厚,让共享发展的主题更加鲜明。

牢守底线,廉洁从政。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巩固“基层减负年”成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确保“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大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树立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在肩,不容懈怠。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新篇章!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